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2187|回复: 0

[杂七杂八] 美国人改造了日本——饮食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再“小”的“小日本”

  大家都知道,我天朝语言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方块字有一个莫大的好处就是只用一两个,就能把一样事物的特点精辟的表达出来,在称呼番邦外夷上,这个特点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东夷西狄南蛮北胡等莫不如是,再以日本为例,从汉朝开始,中国称呼日本就一个字儿“倭”,这个称呼一用就是一千多年,后来清末民国时期,国人蔑称日本人都叫“小日本”、“小鬼子”、“萝卜头”之类;由一个“倭”和一个“小”字看得出来,千多年来日本人的体形始终是比较瘦小的,这一观念历史源远,在国人的认识上一直持续到现在。

  有件旧事说来可笑,兄弟我小学时候粗读了一点《物种起源》,见到一条理论说海岛上之所以没有特别高的植物,是因为海风大,长的高的都被刮到海里去了,根据物竞天择,只有较矮小的植被能够生存下来;于是我就把这个理论引申到了日本人的身高上,认为日本人之所以矮是因为他们住在岛上,长的高的都被风刮到海里去了……当时还颇为自己举一反三的精妙理论得意非凡,今日写出来博诸位一笑。

  其实就在我歪解日本人身高奥秘的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从战后到90年代初,也就四十多年的时间,“小日本”就变得不再“小”了,他们不但经济国力的崛起速度惊人,连人种进化的速度也能催化不成?其实日本人身高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就是一个——喝牛奶。

  喝牛奶能长高不是骗人的

  而今国内的乳品企业经常打出“每天一斤奶”如何如何的口号,说到底这只是商家促销的手段,喝不喝还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再说有些想喝也未必喝得起。但是战后重建的日本不但是由政府推行给小孩喝牛奶政策,而且是免费供应,更夸张的是全国免费供应!有人可能问了,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是穷的叮当响么,连饭都未必吃得上,哪来的牛奶呢?

  当时日本的确是穷得一清二白,但是不还有美国吗?

  以麦克阿瑟上将为首的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对战后的日本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和重建,包括从上到下的经济政治体系几乎全部像积木一样推倒了重新来,其中很多举措都对日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人是很有干劲儿的,抛开政治军事企图不说,的确是做了很多改善日本人民生活的事情,包括彻底改变了日本人体质和饮食文化的供餐制度。


  明治年间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普及,当时日本某些山区学校就开始为家远的孩子提供免费盒饭,这是供餐制度的雏形,后来以救助贫困儿童的目的推行了数十年,直到二战局势恶化,日本国内经济空虚,无力再提供供餐。战后重建工作开始后,虽然教育系统在第一时间恢复,但是日本很多家庭都吃不饱饭,更别提上学的孩子。于是在美国前总统胡佛(就是正赶上大萧条,被搞的焦头烂额狼狈下台的那位,退休后积极从事国际关系和写作)及GHQ部分官员的倡议下,1947年开始由联合国和美国出面向日本赠送脱脂奶粉,供应约300万城市儿童的营养需求;1950年开始美国又开始赠送小麦,在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部门)的推行下开始对八大城市的小学生实行面包+牛奶+配菜的完全供餐,后来因为朝鲜战争爆发,GHQ的物资预算吃紧,美国无力大批供应食物,为了不让供餐制度半途而废,政府对粮食进口进行补贴和推广,才使得供餐制度存续下去,到1952年,日本就已经实现了全国市级小学的完全供餐,这个时候距日本战败才不到七年的时间。

  说实话,脱脂奶粉口感是很差的,日本人本来就没有喝奶的习惯,对于小孩来说脱脂牛奶的口味也难以接受,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喝牛奶能够作为供餐制度的核心被广泛接受呢?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提到过日本人的一个显著性格,就是虽然极其顽固,但是一旦改变就是180度的逆转;因此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是寸土必争,宁死不降,但是当宣布战败之后,马上对美国人表现出完全的顺从。而且由于日本人对强者的仰慕,使得美国在战后重建上几乎没有什么阻碍,甚至是从各方面引入的美国文化,也顺理成章的渗透进了日本人心中,当时政府推行供餐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增强体质”,使得国民体质“像美国人一样强壮”,这种理念竟然得到了全体国民的广泛认同,而无数小孩也都是抱着“喝了牛奶就能像美国人一样结实”的信念把口味欠佳的脱脂奶粉咽下肚去——结果他们的体质还真是增强了。

  供餐——不止吃饭这么简单

  早期的供餐因为物资匮乏,其实是达不到“增强体质”标准的,充其量是让孩子不会挨饿,不过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供餐的水准逐渐提高,也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免费供餐从城市普及到乡村,从小学到中学,成为了教育制度的一部分。

  为了给学生提供营养丰富、口味多样的供餐,政府部门和各地学校也是挖空心思,从营养结构、成本考量、制作运输等多个方面寻找良好的配餐解决方案。就在供餐制度的变化中,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被彻底改造了。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小时候吃过的、看过的、经历的事物,会形成难以消除的记忆,成人后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受这些幼年经历影响的;那么一个民族小时候的整体行为,就会发展成为整个国家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日本的饮食西化,就是由供餐制度造成的。

  作为传统主食的米饭,因为产量不够而且不利于保存运输,被以小麦为原料的面包取代了,为了让面包成为国民主食,一方面政府制作了“饮食合理化”之类的科教资料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从口味上也对面包进行了本土化改良,我们从日剧或者动漫里有时会看到运动会里往往有吃面包大赛之类的项目,恐怕也是作为推广面包的手段而普及的呢。

  作为另一种主食的面条,则因为需要带汤汁,运输和实用也不够方便而被改良,出现了面条和汤汁分离的荞麦面,后来日籍台湾人安藤百福还发明了方便面,完全解除了汤汁带来的苦恼。

  虽然为了节省成本和丰富饮食,各地的特色料理也被当作供餐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难以成为饮食的主流,仅能达到保留下来的效果;但类似沙拉、咖喱、炖菜、汉堡之类的外来食物,则因为加工简单、便于存储等原因逐渐成为了日本饮食的一部分。

  考虑到供餐的方便而逐渐形成的主流食谱,其实和西式快餐店的菜单没有太大分别,说白了就是现在的日本料理种类并不丰富,烹饪手法也很简单,包括酱汤、刺身、寿司等传统和式料理在内,日料的特点就是用料简单,主要靠佐料调味,这和西餐简餐的特点非常接近了。至于日式料理的口感精妙、加工细致之类的宣传,其实基本上属于自我推销的过分夸张。

  上帝派美国人改造了日本

  虽说饮食文化已经大变样,但是这对日本来说也并非是坏事,至少喝了几十年的牛奶,国民体质的确是得到了增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社会产物,日本长期处于封建体制下,武士阶层的存在使得阶级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明治维新废除了武士体制,但是又随之出现了作为新特权阶级的华族,直到战败后,在美国的改造下,才废除了特权阶级,普及了自由平等观念,供餐制度无意中也对平等的推广起到了很大作用——无论贫富贵贱,学生在学校里的配餐、制服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措施对家境的差距进行了足够的弱化,使得日本人从小就有平等的观念,而今日本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国民整体都处于富足的状态,这也要拜美国和供餐制度所赐。


  最后还要提一下,美国当年之所以陆续提供给日本脱脂奶粉和小麦,当然有基于营养方面的考虑,不过实际也是有自己的经济目的;二战时美国的生产制造业高速运转,以满足战备需求,战争结束后大量军人退伍,国家劳动力增加了,但是和平时期的需求却减少了,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物资过剩,因为牛奶产量过多,只能把其中的奶油成分提取出来,剩下的制成脱脂奶粉储存,正好日本有需求,就先送后卖的处理掉,大家都满意,面粉等物资也是一个道理。本意是解决剩余物资,结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一切事物发展的背后,都有经济在默默的推动哦!

上一主题: 平凡的魅力
下一主题: 养家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书吧发布的美国人改造了日本——饮食篇帖子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若发布的美国人改造了日本——饮食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热书吧(itxts.net)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02:59 , Processed in 0.0920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